我一个朋友,前阵子高高兴兴把开了三年的车卖了,钱都谈好了,结果过户的时候,车管所的大姐从窗口里幽幽飘出一句:“你这车还封印着呢,过不了户。”
我那朋友当场就裂开了,什么叫封印?我修仙小说看多了出现幻觉了?大姐白了他一眼,说,抵押,没解除抵押。
他当时的心态,就跟玩游戏辛辛苦苦打了三年,最后BOSS爆了一地神装,结果系统提示你背包满了,捡不起来,一个意思。他贷款早就还完了,绿本都揣兜里半年了,天天盘得油光锃亮,结果发现自己只是个保管员,这车从法律上讲,还真不完全是他的。
这种破事儿,简直是当代车主的“典中典”时刻。你以为你和银行的关系是江湖儿女,钱货两清,就此别过。实际上你和银行的关系是道诡异仙,你以为你渡劫成功了,其实人家在你元神里还留着一道后门,叫“抵押权”。你不去车管所这个“天道执行机构”走一趟,把这后门销了,你这辈子都成不了仙,这车也成不了你的“本命法宝”。
这事儿有多普遍?据说去年有十几万台车就因为这档子事儿,在交易的最后一公里直接趴窝。所以今天,咱们就把这个叫“解押”的最终试炼,给它盘个明明白白。
讲真,为啥必须解押?这根本不是个问题,这应该是个警告。不解押,就等于你开着一辆法律意义上的“共享汽车”,共享方是你和银行。有四个大坑,就跟俄罗斯套娃一样,一个比一个让你心态爆炸。
第一,交易被锁死。你的车在系统里就是个“红名”状态,想卖?想送人?想抵押换点钱周转?门都没有。二手车商一看你这情况,报价先砍你两成,还得等你解押完。这就好比你拿着房产证去卖房,结果发现房产证第二页写着:最终解释权归XX银行所有。就问你慌不慌?
第二,保险给你玩聊斋。贷款期间,保险第一受益人默认是银行或者金融公司。万一你车让人怼了,保险公司那笔理赔款,理论上要先打给银行。然后你再去跟银行申请,层层审批,等你拿到钱,车都不知道修好了没有。这感觉,就像你妈替你保管压岁钱,区别是你妈真的会还给你,债主仙人可就不一定了。
第三,法律上的“飞来横祸”。万一,我是说万一,给你放贷的那个金融机构自己心态崩了,经营不善倒闭了,那法院来清算的时候,你这辆还在抵押状态的车,就是人家名正言顺的资产。新闻上“还完贷车被拖走”的魔幻剧情,就是这么来的。你找谁说理去?三体人看了都得给你点根烟。
第四,莫名其妙的管理费。有些不讲武德的机构,看你迟迟不解押,就开始给你算管理费,一天几十几百的。你以为你白嫖了它的服务,其实是它在吸你的血。
所以记住一条核心法则:绿本拿到手,不等于你上了岸,顶多算游到了岸边。只有车管所给你盖上那个“解除抵押”的戳,你才算真正渡劫成功,这辆车的完全体,才属于你。
好,那怎么渡劫?很简单,集齐四颗龙珠,召唤神龙。
这四样核心材料,缺一个,你今天这趟车管所就当是去春游了。
1. 车主身份证,这个不解释。要是找人代办,除了代办人身份证,还得在“交管12123”上搞个电子委托书。这玩意儿是你的“神念传音”,证明你授权了。
2. 机动车登记证书,就是那个传说中的绿本。它在你还贷期间,一直被银行当“人质”扣着。等你还清了,它才会坐着快递的飞剑来到你手上。
3. 贷款结清证明。这是银行开给你的“毕业证”,白纸黑字盖红章,证明你们的恩怨已了。电子版也行,但你得打印出来。
4. 抵押权人授权委托书。这玩意儿是银行这个“老掌门”给车管所这个“天道”的信物,证明它同意把这辆车的“所有权光环”还给你。注意,必须是总行或者备案业务章,小小的支行章,人家不认。
就问你烦不烦?!
凑齐了这四样,接下来就是选择你的修仙路线了。现在政策好了,有两个流派:线上“躺平成仙流”和线下“肉身硬抗流”。
先说“躺平成仙流”,我个人强力推荐。现在广州、无锡这些地方已经打通了任督二脉,只要你的贷款机构在车管所备过案,你就可以全程躺在沙发上,用手机完成飞升。
流程简单到令人发指:公众号点进去,找到“机动车解押登记”,填信息,拍照片上传那四样材料,然后填个地址,付个双程邮费。接下来,邮政小哥会上门取走你的绿本,送到车管所盖章,几天后再给你寄回来。全程你唯一需要做的,就是动动手指。讲真,等快递这个事儿,比等女朋友下楼还折磨人。起码女朋友你还能打电话催,快递小哥你催了也没用。但这依然是最好的选择。
再说“肉身硬抗流”,适合那些急性子,或者当地还没开通线上服务的。这个流派突出一个“快”字,只要你材料带齐了,预约好了,去车管所基本上一个小时就能搞定。
记住几个诀窍:手机APP提前预约,避开周一周五这种高峰期。去了之后不用开车,因为不验车,你开个共享单车去都行。到地方取号填表,然后去窗口把材料往里一递,剩下的就交给里面的NPC了。他们审核完,会在你的绿本上“啪”地一下,盖个大红章,从此,人车合一,圆满了。
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,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,但你别说,还真他妈有点那个意思。
当然,修仙路上,总有几个坑是专门为小白准备的。
坑一:等银行主动联系你。你可拉倒吧,银行的KPI里没有“提醒客户解押”这一项。它巴不得你忘了,最好永远别来。所以,还完钱,立马打电话过去要材料,要像个催债的一样催它。
坑二:绿本在手就万事大吉。这是最大的幻觉。绿本只是个凭证,车管所系统里的那个“抵押”状态才是紧箍咒。你不去念松箍咒,它就永远套在你头上。
坑三:解押没时间限制。错!你的结清证明通常只有3个月有效期,过期了就得重开,麻烦死。而且有些地方,超期太久,还得让你重新审征信。这是何等的卧槽。
坑四:信中介的“加急费”。解押这事儿,自己办一分钱不花,中介张口就是五百一千。他说能加急,当天办结,全是扯淡。车管所按流程走,天王老子来了也得排队。
坑五:解押完就忘了保险。贷款的时候,保险第一受益人是银行,解押完了,记得第一时间打电话给保险公司,把受益人改成你自己。不然出了事,理赔款依然可能走一遍银行的账户,平白给自己添堵。
所以你看,这套体系的底层逻辑就是默认你是那个会忘事儿的倒霉蛋。与其说是教你避坑,不如说是提前告诉你,这个坑,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。躲是躲不掉的,只能硬着头皮跳。
最后,当你千辛万苦拿到盖了章的绿本,别急着发朋友圈。先登录“交管12123”APP,看看你的车状态是不是从“抵押”变成了“正常”。确认无误后,你这场关于车贷的修行,才算真正画上句号。从此山高水长,你的车,和你,终于可以浪迹天涯了。
本报(台/网)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
前三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