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千年诗海淘尽英雄泪,十首《短歌行》唱尽人间事!曹操把建安风骨酿成烈酒,一口豪情能醉倒三军;曹丕却躲在帷幕后抹眼泪,帝王家书秒变"孤寡文学"。陆游端着"反内卷第一杯"劝世人及时行乐,白居易早把"躺平哲学"写进劝酒歌。这里既有金戈铁马的热血高燃,也有职场社畜的深夜破防,10位诗人用韵脚当弹幕,把人生百态刷满历史屏幕。是选"男儿何不带吴钩"的热血番,还是"朱颜易老先干杯"的治愈剧?戳进来,给古诗投出你的年度最佳剧本!
图片
1
短歌行
曹操〔两汉〕
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!
譬如朝露,去日苦多。
慨当以慷,忧思难忘。
何以解忧?唯有杜康。
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。
但为君故,沉吟至今。
呦呦鹿鸣,食野之苹。
我有嘉宾,鼓瑟吹笙。
明明如月,何时可掇?
忧从中来,不可断绝。
越陌度阡,枉用相存。
契阔谈讌,心念旧恩。
月明星稀,乌鹊南飞。
绕树三匝,何枝可依?
山不厌高,海不厌深。
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。
《短歌行》是汉乐府的旧题,属于《相和歌辞·平调曲》。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曲的名称。最初的古辞已经失传。乐府里收集的同名有24首,最早的是曹操的这首。
建安十三年冬,曹操率军南征,于长江畔置酒高歌。此刻他已平定北方,欲一统天下,然赤壁烽烟将起,岁月如朝露般易逝,半生征战的疲惫与对贤才的渴求交织心头。诗中“青青子衿”化用《诗经》典故,将求贤若渴化作绕树乌鹊的徘徊之思;“周公吐哺”以历史隐喻,将招揽人才的迫切与统一天下的壮志熔铸一体。全篇在酒酣耳热中迸发,既见烈士暮年的苍凉,更显吞吐山河的豪情,堪称乱世枭雄的心灵独白。
图片
图片
2
短歌行
李白〔唐代〕
白日何短短,百年苦易满。
苍穹浩茫茫,万劫太极长。
麻姑垂两鬓,一半已成霜。
天公见玉女,大笑亿千场。
吾欲揽六龙,回车挂扶桑。
北斗酌美酒,劝龙各一觞。
富贵非所愿,与人驻颜光。
李白的《短歌行》以独特的视角抒发对时光的感慨。开篇“白日何短短,百年苦易满”,直叹白日短暂、人生易老,奠定全诗对时光匆匆的悲叹基调。“苍穹”二句,以宇宙的浩渺长久,反衬人生的渺小短暂。麻姑、天公的奇幻之景,增添了神秘色彩,强化时间永恒之感。诗人突发奇想,欲“揽六龙,回车挂扶桑”,用北斗酌酒劝龙,尽显豪放不羁与浪漫想象。最后点明“富贵非所愿,与人驻颜光”,表达愿为世人留住美好时光的崇高愿望,尽显超脱功利的高尚情怀。
图片
图片
3
短歌行
陆机〔魏晋〕
置酒高堂,悲歌临觞。
人寿几何,逝如朝霜。
时无重至,华不再扬。
苹以春晖,兰以秋芳。
来日苦短,去日苦长。
今我不乐,蟋蟀在房。
乐以会兴,悲以别章。
岂曰无感,忧为子忘。
我酒既旨,我肴既臧。
短歌可咏,长夜无荒。
此诗约作于陆机入洛仕晋期间。身为东吴贵族后裔,他目睹西晋士族倾轧,自身又背负亡国遗民的身份,诗中“蟋蟀在房”暗引《诗经》典故,将宴饮之乐与时光之痛绞结。开篇“逝如朝霜”的生死慨叹,既是建安风骨的余响,更烙着陆机特有的身份焦虑,他既想以文章名世,又难逃乱世飘萍的宿命。末句“短歌可咏,长夜无荒”看似豁达,却难掩“华不再扬”的悲怆,恰似其人生写照:在放达与忧思间徘徊,最终陨落于八王之乱的刀光剑影,徒留笔墨间的未尽之叹。
图片
图片
4
短歌行
王建〔唐代〕
人初生,日初出。
上山迟,下山疾。
百年三万六千朝,
夜里分将强半日。
有歌有舞须早为,
昨日健于今日时。
人家见生男女好,
不知男女催人老。
短歌行,无乐声。
此诗约作于王建暮年,时值中唐藩镇割据、民生凋敝。诗人出身寒微,一生沉沦下僚,目睹百姓疾苦,诗中“上山迟,下山疾”的日月比喻,恰似其历经安史之乱后对时光暴戾的深切体悟。他以“夜里分将强半日”的算术式哀叹,将百年寿命拆解得令人心惊,更以“男女催人老”的颠覆性视角,刺破“多子多福”的世俗迷梦。末句“无乐声”三字,如老生抚弦骤收,将乐府诗惯有的宴饮欢歌彻底解构,留下满纸苍凉,这恰是王建毕生写实诗风的缩影,在“见事”与“讽时”之间,为乱世唱出一曲无解的挽歌。
图片
图片
5
短歌行
高启〔明代〕
置酒高台,乐极哀来。
人生处世,能几何哉。
日西月东,百龄易终。
可嗟仲尼,不见周公。
鼓丝拊石,以永今日。
欢以别亏,忧因会释。
燕鸿载鸣,兰无故荣。
子如不乐,白发其盈。
执子之手,以酌我酒。
式咏《短歌》,爰祝长寿。
此诗作于高启中晚年,正值明初政治严苛之际。诗人目睹元明易代的血火,自身又因才高见忌,诗中“乐极哀来”的陡转,恰似其人生际遇的隐喻。他借“仲尼不见周公”之典,暗抒对圣贤失路的喟叹,实则自伤生不逢时。“燕鸿鸣、兰荣故”的物候书写,更将个体生命置于历史洪流中,透出元末遗民特有的沧桑感。末句“式咏短歌,爰祝长寿”看似超脱,却在“执子之手”的深情凝视中,暴露出乱世文人欲挽时光而不得的深层焦虑。
图片
图片
6
短歌行
白居易〔唐代〕
曈曈太阳如火色,上行千里下一刻。
出为白昼入为夜,圆转如珠住不得。
住不得,可奈何,为君举酒歌短歌。
歌声苦,词亦苦,四座少年君听取。
今夕未竟明夕催,秋风才往春风回。
人无根蒂时不驻,朱颜白日相隳颓。
劝君且强笑一面,劝君且强饮一杯。
人生不得长欢乐,年少须臾老到来。
此诗约作于白居易长安任职时期,中唐政局动荡之际。诗人目睹藩镇割据、民生多艰,自身又历经贬谪,诗中“太阳如火”的昼夜轮回意象,实为历史洪流与个体命运的双重隐喻。他以“朱颜隳颓”直指青春溃败之痛,却将劝酒词化作“强笑一面”的苦涩慰藉,恰似其“文章合为时而著”的创作理念在人生困境中的折射。末句“年少须臾老到来”的疾呼,既是对盛唐气象消逝的哀悼,更是寒门士子在宦海沉浮中紧攥生命热力的苍凉手记。
图片
图片
7
短歌行
陆游〔宋代〕
百年鼎鼎世共悲,晨钟暮鼓无休时。
碧桃红杏易零落,翠眉玉颊多别离。
涉江采菱风败意,登楼侍月云为祟。
功名常畏谤谗兴,富贵每同衰病至。
人生可叹十八九,自古危机无妙手。
正令插翮上青云,不如得钱即沽酒。
此诗作于陆游晚年闲居山阴时,历经仕途浮沉与半世烽烟的诗人,目睹南宋偏安一隅的颓势,笔下“晨钟暮鼓”的永恒轮回里,藏着对时光暴政的深刻体悟。他以“碧桃红杏”喻指易逝的春光与青春,更以“涉江采菱风败意”暗喻恢复中原的壮志屡遭挫折。末句“不如得钱即沽酒”的看似颓唐,实则是“位卑未敢忘忧国”的诗人,在理想与现实撕裂中,以醉乡暂栖失意灵魂的苍凉自白。
图片
图片
8
短歌行
曹丕〔魏晋〕
仰瞻帷幕,俯察几筵。
其物如故,其人不存。
神灵倏忽,弃我遐迁。
靡瞻靡恃,泣涕连连。
呦呦游鹿,草草鸣麑。
翩翩飞鸟,挟子巢枝。
我独孤茕,怀此百离。
忧心孔疚,莫我能知。
人亦有言,忧令人老。
嗟我白发,生一何早。
长吟永叹,怀我圣考。
曰仁者寿,胡不是保。
此诗作于曹丕称帝后追思曹操之时。建安二十五年,曹操病逝,曹丕虽终登大宝,却在权力巅峰处深陷孤独。诗中“其物如故”的反复咏叹,将帝王御座的冰冷与慈父音容的温热并置,揭穿九五之尊的脆弱本质。他以“呦呦游鹿”起兴,借动物天伦反衬自身“孤茕”之痛,更以“曰仁者寿”的诘问,刺破命运无常的荒诞,那个教他“天地间,人为贵”的严父,竟未享天年。全篇在君王与孝子的身份撕裂中,将政治权谋背后的血泪淬炼成诗,使帝王家书化作普天下失怙者的共同挽歌。
图片
图片
9
短歌行
冯著〔唐代〕
寂寞草中兰,亭亭山上松。
贞芳日有分,生长耐相容。
结根各得地,幸沾雨露功。
参辰无停泊,且顾一西东。
君但开怀抱,猜恨莫匆匆。
此诗约作于冯著滞留长安、仕途困顿之时。作为中唐才子,他一生沉沦下僚,诗中“草中兰”“山上松”的意象,恰似其命运写照,才德如兰松高洁,却零落风尘。他以参辰西东喻人生聚散无常,又以“君但开怀抱”劝慰友人,实则也是自我宽解。诗中“幸沾雨露功”的庆幸与“猜恨莫匆匆”的急切,交织成寒士在时代夹缝中的生存智慧。冯著将宦海沉浮的苦闷化作对生命本真的凝视,使这首短歌成为中唐文人精神史的微缩图景。
图片
图片
10
短歌行
陆龟蒙〔唐代〕
爪牙在身上,陷阱犹可制。
爪牙在胸中,剑戟无所畏。
人言畏猛虎,谁是撩头毙。
只见古来心,奸雄暗相噬。
此诗约作于陆龟蒙隐居松江甫里时期。晚唐乱世,诗人应试不第后彻底绝意仕途,以“江湖散人”自居,诗中“爪牙在胸中”的猛兽意象,恰似其精神写照,纵使科举折戟、宦海无门,仍以才学为剑戟,刺破“奸雄暗相噬”的政坛黑暗。他借“人言畏猛虎”之典,反讽世人只识畏表面凶恶,却不辨豺狼当道,暗含对令狐绹、李蔚等权臣的批判。末句“猜恨莫匆匆”的劝慰,实则是寒士在“参辰无停泊”的乱世中,以诗酒自嘲的生存哲学,将半生蹭蹬的苦闷化作对人性深处的凝视。
图片
备注:文章/资料皆为个人整理学习用,如有错误,欢迎指正,一起学习共同进步!
图片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前三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