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张凯丽一行踏入田华的小家时,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半个世纪前的时光之门。虽然面积不足60平米的老房子,墙壁斑驳、地板老旧,沙发上满是补丁,但这位97岁的“人民艺术家”却在这里生活得鲜活而通透。墙上悬挂的老照片,铭刻的不仅是她的艺术生涯,更是那个时代的浓厚记忆。
在这间“小破房”里,精神的财富无处不在。田华穿着花衬衫,戴着老花镜,阳光般的笑容迎接着前来探望的朋友们。尽管家小,却处处透着“宝藏”:墙角的泛黄剧本、茶几上的“为人民服务”搪瓷杯、沙发扶手上可以看到几十年前的缝补痕迹。尤为引人注目的,是那满墙的老照片——19岁时的“喜儿”、五十年代的舞台剧剧照,以及与老艺术家的合影……每一张都在叙述中国电影的历史变迁。
展开剩余56%她的晚年却并不平坦,本该享受安逸生活的年纪,却接连面临至亲癌症的考验。为治疗爱人和孩子的病痛,她几乎花光所有积蓄,甚至在78岁时重新回到片场拍戏赚钱。有人好心询问为何不申请补助,她只是轻轻一笑:“我还有能力,宁可自己承受,也不想给国家添负担。”
在如今物质竞争激烈的娱乐圈,田华的“清贫”显得尤为不合时宜,但她的精神世界却充盈得不逊于任何人。她不在乎房屋的大小,而在意家中是否饱含珍贵的回忆;她不热衷名牌,却珍惜观众寄来的每一封信。正如她所言:“演员的奖杯不在于柜子里,而是在于观众的心中。”
田华的故事让人想起木心的名句:“从前慢,一生只够爱一个人。”而她的生命,却是充满了对艺术、对家人和对观众的爱。这间“老破小”的房子或许无法承载奢华,却满载着厚重的时代温度。
发布于:山东省前三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